今年10月25日,台北陰雨綿綿,街上商家瀰漫著萬聖節的歡愉氣氛,人人討論的是晚上金鐘獎的光采。自從對台灣人富有歷史意義的光復節被改為「只紀念不放假」之後,幾乎年年都在平淡中度過,今年也不例外。
日據下的台灣青年,從沒有放棄過對於大陸政經動態的關心,他們清楚地體認到,台灣與大陸的歷史命運是無法切割的,台灣人想要從殖民者的桎梏掙脫,同時也必須仰賴祖國大陸革命成功。因此,為數不少的台灣青年,離開本島、轉經日本等地,艱辛地進入中國大陸,投入抗戰工作,被稱為「曲線救國」。台灣前輩作家張深切曾說:「我想我們如果救不了祖國,台灣便會真正滅亡,我們的希望只繫在祖國的復興,祖國一亡,我們不但阻遏不了殖民化,連我們自己也會被新皇民消滅的!」《大公報》台籍記者李純青,將日據下台灣青年這段前仆後繼、可歌可泣的抗日經驗總結為:「每一個台灣人尋求祖國的歷程,都像一首萬行的敘事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