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海天相接處──悼「綠島甘地」黃榮雄同學(林書揚)

1985年12月7日

榮雄去得突然,少數鄰近地區的同學們聞訊趕到,已無機會交換臨別一言!他終生未娶,族人皆清苦,本打算匆匆火化入土。惟村裏青年們期期以為不可,說我們的水裏坑先生一生勞苦為人,他既為那個島上回來的人,理應遍告生前的全島同學,擇日齊來弔祭,以顯哀榮!於是決定先行火化。當推棺進焚化爐時,圍侍的先到同學們開始齊唱安魂曲,曲悲聲哀,道士樂士皆為之落淚。告別公祭之日,同學們南北會聚。上百人身披白紗布條執手足之哀禮,環護遺骨繞街一圈,兩旁行人佇足注目、婦孺尤多噓唏。偶聽一嚼檳榔少年回顧同伴曰,「自我記事以來,我鄉喪禮尚無此般盛況!」
歸途車中眾人垂首默思。三十餘載往事歷歷似夢還真!此景此情,我雖不敏豈可無記!
榮雄!一年將盡,亞熱帶的歲寒未深,初起的冬風帶來了你的噩耗,一片如霜哀戚,籠罩了所有認識你的人!
回想三十五年前,一陣昏天暗地的政治狂飆中,同時開步迎向厲風疾雨的一群人中間,你的年紀不是最大,但你的身體卻最瘦弱,曾經使大家為你不忍,也為你擔憂。然而你卻以超乎常人的堅忍意志,出乎預料的沉穩步伐,隨同大家跨過多處鐵檻,穿過層層鋼扉,只見你咬牙皺眉,也不曾踉蹌過一步,落後過一程。我們同時踏上離島尖如虎牙的珊瑚礁,踢開滿地帶刺的野波蘿,你瘦弱的肩膀一晌午挑過六十擔水,你單薄的脊背十里路扛運九十公斤的米,艱辛地,卻不屈地度過了鬥風鬥雨,且兼鬥病的十個寒暑!
榮雄!綠島方圓十六里,固然容不下我們的夢想凌雲。無奈那砂礫數畝的營地,卻緊緊地索住了我們的憂憤鄉愁萬斛!我們唯有相勉,在疲苦中各自和自己的怯意相拚鬥。在憤怒中我們彼此警惕於爆發的臨界點。恐懼時,互相印證眉宇間的決心。在憧憬中,相期等待,且相戒不在等待中耗損思想的鋒銳。縱然長夜逡巡,也要留住晨曦的光與熱!日日、月月、年年,讓軀體老去,卻要挽住當年邁開第一步時的心悸!
你自幼貧苦,卻貧中常安。不是安於現狀,而是安於未來一片燦爛的希望!你一身病弱,卻弱中帶剛。不是剛愎自用,而是行止有據,鐵漢一條!你的制式教育程度不高,然得自生活中自修的領悟是那樣的透徹,見識是那樣的廣博,常使高學歷的同伴們為之心折!想你平日寡言,卻言而必信自持謹嚴。凡與你相處相交過的,莫不感應到你木訥表情,簡短言辭後面的衷誠與熱情!有不少人驚歎於你的勞苦、貧苦、病苦—你一身的承擔既已那樣的重,而朋友、同胞、國家—你一顆心所包容的愛竟是那樣的多!而綠島甘地的雅號,也因此不逕而走!
榮雄!當你把橫逆以來的三千六百五十個日子拋在身後而終於走出獄門,雖然瘦軀依然,卻步履堅穩。一聲沙啞的珍重再見,眼鏡背後已經閃著盈盈的淚光。大家忍著喉哽鼻酸的離情,祝福你的歷劫歸程,卻心結重重,體弱多病的你,家無恆產的你,此去如何行走於茫茫人海、炎涼世界中!當也為你預想到:那必定又是一段只有耕耘,無望收穫的半輩餘生!
果然你在生活壓力下,冷暖人情中,離鄉背井隻身入山村。帶病鞭韃著自己,一蓆之地,一個攤位,以修理鋼筆眼鏡度日。孜孜刻苦不敢稍懈,勤奮終日亦僅足糊口。所幸你生性恬淡,但求溫飽,工餘則以你的誠懇與熱心,機智與見識,廣為周遭人群服務。凡地方糾葛,市井喧鬧,家庭勃谿,事無大小,任勞任怨,排解疏導盡心盡力。只寄託自己的夢於下一代,從不為本身的名利營求。數十年如一日,終致鄉梓有口皆碑,綠島甘地變為水裏坑先生!
終於,你原本孱弱的軀體,因生命力的加速燃燒,不知不覺已到了極限。終於有那麼一天,你頹然放下了手中的工具,寂然無聲地離開了我們!
真摯而無垢,平凡而偉大的生命於焉結束。卻留下了太多的啟示在我們的哀思中!
榮雄!今天送走你,我們不能無淚。那是感激你已奉獻出你的一切給了這個世界!你耕耘終生不求收穫,我們於理不安。你獨居山間不望重聚,我們於情難捨。卻因大家素知你的熾烈的使命感和灑脫的生命觀,我們強忍悲愴,此日來和你告別!
面向著你的遺容如生,定定凝視著,猶如告訴我們:伙伴們!我已放下擔子,也放下了心!人生歸宿,自然鐵則,何須淚眼相對!
不錯,你是該放下擔子也放下心。因為你已盡了畢生之力。且必也預見到,有一不息的生命長流,燃燒著理想的火焰,緊跟在你的身後!那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傷懷,對你,對我們,都顯得太個人,也太頹萎!
記得嗎,十年綠島歲月中,那火燒山上的飛雲,公館灣頭的浪花,曾經帶給我們多少慰藉多少鼓勵!但願那白雲碧波,永遠隨伴著你在那無憂的國度裏!
安息吧,難友!戚戚長夜有盡時,我們期待不久的一天,在那長空萬里,廣袤無垠的祖國大地上再來祭告你,祭告你和所有先走的同學們,我們已經走過了最艱辛的一段路了!
因此,安息吧,放下擔子,也放下心,別再為祖國擔憂!
永遠地安息吧!榮雄!
※編按:黃榮雄於1950 年牽連「蔡孝乾案」而繫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