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葉傳樺同志(林書揚)

1993年1月9日

公元1992 年12 月16 日上午,抱病工作的傳樺,不幸再度遭到病魔侵襲,被急送至醫院加護病房。親友們聞訊趕赴病房探問,而傳樺已經人事不省,無從交談。延至19 日,終於不起,在昏迷中結束了年餘的鬥病生活。
傳樺1928 年生於日本統治下的殖民地台灣。在日帝當年的軍國主義思想控制下,多數同胞們仍然期待著民族解放的一天能早日到來。而傳樺則早受家教影響,把啟發戰志的源泉,求之於當代人文科學中的一系統,那是引導社會上的受苦受難者自我策勵,以克除人世間一切不公不義為己任的,有關世界與人生的領悟系統和實踐指南的總結。殖民帝國國禁之書,曾經是傳樺在弱冠之年努力研鑽的精神之糧。當年朋輩中,兼俱熱血和求真精神者,不時交換心得切磋討論,共同編織少年的凌雲壯志和崇美理想。
殖民者因戰爭失敗而撤出了經營半世紀的殖民地,台灣1945 年,終於復歸了祖國之後,在那一段混亂脫序的時期,傳樺依持著前此自我培養的生命觀和使命感,毅然走向了滿佈荊棘,坎坷難行的社會變革之路。而1950 年,在吹襲全島的政治狂颱中,終於遭到橫暴政權的恐怖整肅。黑獄鐵窗之災,離島隔管之苦,使所有蒙難者嚐盡了人世間最悲慘的制度化暴力。在監房裡,集中營中,傳樺和難友們一同承受著恐怖年代的煎熬,一同成為白色恐怖政策的,創痍滿身的見證人。強迫勞動中的相互扶持,強迫洗腦中的互勉抵制,建立在重重壓力下的戰友情,成為生死不渝的一體感。
1965 年,傳樺刑滿出獄。在情治系統的嚴密監控和有意的阻撓下,同時在周圍民眾的歧視和疑懼心態下,揹著徒刑十五年叛亂犯的沉重包袱,決然投入嚴峻的生存競爭。幾經掙扎嚐盡了失敗和挫折的苦杯後,由於一貫的勤奮不懈,終於漸上軌道,漸入佳境。僑聯公司在本島雕刻手工藝術品的輸出方面,達到了一定的業績水平,在業界建立了優良的商譽。但生活物質條件的改善和提高,不曾使傳樺躊躇滿志,陶醉於個人苦盡甘來的自我滿足中。傳樺仍然一本當年奉獻社會的初衷,始終勤儉奮鬥,在業務勞累之餘,仍然不忘關心國事,對社會上逐漸出現的各種志在匡正時弊的弱勢團體,經常不掩其欣賞與共鳴。時時慷慨解囊,不惜提供物質支援和意見協助。諸如:夏潮聯誼會,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勞動人權協會,中國統一聯盟,勞動黨等;無不時刻在其關注和支持之下。特別是;多難的民族現代史造成的兩岸分裂,骨肉相離,是傳樺最深的憂慮所在。如何結束悲劇,讓歷史傷痕早日癒合,每一談及,傳樺的鄉土情祖國愛,無不溢於言表。
然而,可嘆的是,正值台灣社會漸趨轉型而動盪不已的時機,各方面的進步運動正需要有心人士大力支援的時候,傳樺卻因長年積勞而一病不起;在家人、親朋、難友們的急切禱念中終於離開世界,留下一片悲慟和哀嘆!因為眾人皆知,傳樺生前擇善固執,永不退轉的為人,因而料想到,當其自知不能再起的那一時刻,他的繫念是如何的深重,如何的痛切!
只是人世間生死在天,事多無奈,今天送別唯有一曲安魂曲。但相信傳樺當年的理想和期盼,永遠是後續者的無上激勵!凡認識傳樺其人者,遺族親朋到難友,無不堅定相信,唯有後續者不間斷的前進行列,始足於告慰傳樺的生前宏願!
安息吧!同志;別再為祖國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