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德斯坦這個地方和庫德人一樣,一百五十年來除了屠殺、鎮壓他們的帝國主義國家之外,少有人聞問,最近卻因庫德斯坦工人黨總書記厄乍蘭(Ocalan)的被捕,而聲名大譟。遺憾的是,大部分台灣媒體對此事的報導可以說清一色引用西方觀點,這種情況真是令我感到失望。特別是廿一日路透社新聞說:「政論家說,歐加蘭(即厄乍蘭)落網被視為十四年的庫德族內亂即將結束的跡象」,更讓我覺得與事實不符,所以想表達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把庫德人的民族解放運動看做是土耳其一國內「分離主義」的內亂,這與史實不符。庫德人在一八四四年就已建國,它的創始人是貝迪爾汗。當時其領土從波斯邊境一直延伸到美索不達米亞之內,從迪亞巴克爾延伸到摩蘇爾省。一八四六年,貝迪爾汗下令佔領基督教聶斯托留教派的幾個山村,這使得以「東方基督教」的保護者自居的法國和英國得到藉口威脅當時的土耳其伊斯坦部爾蘇丹出兵鎮壓,建國才兩年的庫德斯坦便瓦解了。一九一九年,巴黎和會召開,為了瓜分奧圖曼帝國,一九二○年八月各協約國簽訂了塞夫勒條約,同意給予居住在幼發拉底河以東和亞美尼亞邊界以南(比原有的庫德斯坦國小)的庫德人自治權,「或在某一天獨立」。但不久土耳其凱末爾革命建國之後,又在一九二三年和協約國簽訂洛桑條約,取消庫德人的自治獨立權利,從此,庫德斯坦就被分為幾塊,英國佔有庫德斯坦南部蘊藏豐富石油的摩蘇爾省和齊爾庫克,安特普、烏爾法和馬拉斯由法國佔領,其他則歸土耳其。現在則分歸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管轄。海灣戰爭後,伊拉克的部分地區(原英國所佔有)落到美國手中。從這些歷史背景就能看到,庫德斯坦的民族解放運動並不只是土耳其一國境內的「分離主義運動」,而是被壓迫的庫德人反抗帝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分裂國土的「國家再統一」的復國運動。
其次,庫德人重建國家的運動並不僅是土耳其一國之內「十四年的內亂」而已,而是將近八十年此起彼落的反抗和鬥爭。比較有名的有伊拉克境內庫德人謝克‧穆罕默德一九二二年的復國起義,抵抗一直延續到一九三一年,最後在英國人借用德國雙翼飛機的狂轟濫炸下失敗。一九二五年,土耳其庫德族宗教領袖謝克‧賽義德因不滿土耳其政府關閉庫德族學校、禁止使用庫德語、革除庫德官員、沒收庫德人土地,發動起義,而英國則想藉機併吞庫德人的居住地區-摩蘇爾省,因為那裡有豐富的石油。結果凱末爾發動三萬土耳其軍隊對庫德人進行了瘋狂的屠殺,庫德人死亡的總數一直是土耳其政府不願公開的秘密。一九三○年,庫德族軍官發動阿拉拉特山起義,宣佈復國,但不久又遭鎮壓。一九三七年,另一宗教領袖賽義德‧禮薩發動暴動,土耳其軍隊屠殺了四萬庫德人。一九四六年,伊朗境內的庫德人卡西‧穆罕默德在蘇聯的支持下在馬哈巴城宣告庫德斯坦共和國實行自治,後來美國恫嚇要使用原子彈(這是美國在二次戰後第一次的原子彈威嚇),再派伊朗入侵共和國,一年後,卡西‧穆罕默德被絞死在馬哈巴城的廣場上。一九四三年,庫德人在巴爾桑再次發動武裝起義,由巴爾札尼任總司令。這次的反抗延續了四十年,直到兩伊戰爭結束,在伊朗和伊拉克聯合圍剿下,全軍覆沒。八○年代,伊拉克的庫德人遭到哈珊的驅趕,一五○萬人無家可歸。一九八八年,哈珊用當年邱吉爾屠殺庫德人的方法,投擲毒氣彈,毒死哈拉卜賈村五千名居民。海灣戰爭後,伊拉克這個庫德人居住、盛產石油的地區就由美國佔領控制,美國人佔領的這八年中,幾次默許土耳其軍隊越過國境以清剿庫德斯坦工人黨為名,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擊。
所以庫德人的武裝鬥爭是不得不然的結果,我覺得西方如果要譴責庫德斯坦工人黨,應回過頭來先檢討自己過去幾十年來對付庫德人的種種惡行劣跡。
東西德統一後,德國將一大堆東德武器免費送給土耳其,條件是「不得用來對付自己國家的人民」,但土耳其卻用來對付庫德人。美國為了維持它在伊拉克境內石油佔領區的穩定,不但對庫德人的生死視若無睹,還壓迫各國配合它搜捕厄乍蘭的計劃。這些國家口口聲聲說庫德斯坦工人黨是嗜殺的恐怖主義集團,但這個他們口中的恐怖主義集團從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建黨以來,就透過和平的運動方式表達他們的理念,遺憾的是土耳其政府除了鎮壓之外,總是不理不睬。一九八四年,庫德斯坦工人黨在土耳其軍事政權不給予和平出路的情況下,發動武裝起義。但即使如此,在這武裝反抗的十五年間,庫德斯坦工人黨就曾為了尋求和平解決之道,單方面宣佈停火過十次,但這些仗恃人多勢眾,卻一次又一次的用精良武器片面毀掉和平的希望,誰才是真正的恐怖主義呢?
由於土耳其長年來禁止庫德人使用庫德族的語言文字,新一代的庫德青年大都無法準確運用他們的母語,這使得復國的進程出現曲折。厄乍蘭有鑑於此,也將現階段的目標定為各地區能得到自治,但如果土耳其政府要繼續壓迫他們,不給予他們應有的民主權利的話,他們將積極尋求庫德斯坦的復國。但土耳其及其幕後支持者卻用逮捕厄乍蘭的行情,回應庫德斯坦工人黨的訴求。
武裝反抗四十年的巴爾札尼將軍說過:「庫德人沒有朋友」。土耳其著名的政治犯學者貝西克吉說庫德斯坦是「跨國殖民地」(interstate colony)。為什麼到了世紀末還有這樣的殖民地?難道庫德人真的沒有朋友嗎?
原載於2001年10月13日勞動人權協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