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獨無望(石家駒[陳映真])

原載於《人間網》:http://www.ren-jian.com/Index.asp?act=ViewEachArticle&ArticleID=528

2005年01月07日 17:25:02
台獨無望/文□石家駒

  出乎許多悲觀論者的意外﹐“藍營”在這次立委選舉中沒有進一步挫敗﹐倒是取得了“微弱多數”的席次。回想競選期間﹐陳水扁拋出限期“修憲”以終結“中國憲法”、促立法院審議“公投法”、限期要國民黨修改與“國徽”雷同的“黨徽”﹐決定將台灣駐外政治、經濟、文化機關去除“中華民國”表記而代以“台灣”﹐限時去除島內“國營”、“公營”機關的“中華民國”稱呼而改冠以“台灣”……﹐接二連三煽動台獨議題﹐企圖炒熱競選優勢。而在野的國民黨變得越來越被動﹐目瞪口呆﹐幾無反擊之力﹐憂心台獨猖獗的人們之間﹐自然瀰漫著一股焦慮的悲觀氣氛。
“民調”顯示“急獨”人口激增﹐顯示民進黨的勝選報導時有所聞的情況下﹐台獨運動的代表民進黨的敗選﹐事後回想﹐應該是出於此次美國國務院三番兩次公開以嚴厲不假辭色地對陳水扁“俢憲”、“公投法再審”、更改台灣駐外非官方機構名稱、更改島內“國、公營”機關名稱表示反對﹐顯明反對任何改變海峽現況的企圖和舉措。這使一貫信仰美國一定支持“台獨”、“保衛”台灣的陳水扁集團﹐突然大大失去了主動和氣焰﹐保持台海現狀﹐規避戰禍的意識回流﹐使民進黨選情急轉直下﹐終至轉勝為敗。
美國對華戰略下的對台方針
不少人把兩岸問題的核心擺在台北與北京雙方間的矛盾。這誇大了台灣的重要性。台灣問題的核心﹐歷史地看來是中國大陸與美國關係的狀態。1943年﹐遠在二戰結束之前﹐美國駐日本殖民地台灣的領事柯喬治就向美當局力言戰後處理台灣時不應將台灣歸還中國﹐設法通過聯合國託管、公民投票或“台灣獨立”將台灣從中國分離出去﹐附合美國利益。戰後﹐美國介入國共內戰﹐1948年眼見國民黨大勢已去﹐49年公開宣布放棄台灣﹐否認台灣在太平洋戰略上對美國的重要性﹐期待中共狄托化﹐分化中共與蘇聯關係。但中國宣布對蘇“一面倒”。又韓戰爆發﹐中美直接對抗﹐美國改變戰略﹐干涉中國內戰﹐支援蔣介石﹐在外交上繼續支持台灣保持聯合國常任理事席位﹐排拒新中國﹐並與台灣訂立軍事“協防”條約﹐迫使日本越過新中國﹐簽定“日台和約”。但在此條約中蔣介石被迫承認不得對大陸發動軍事行動(“反攻大陸”)。這時﹐美國對台方針是積極防止中共解放台灣﹐使台灣成為美國在東北亞遏制新中國的戰略基地前沿﹐造成民族分裂﹐並執行“台灣代表全中國”﹐抹殺新中國﹐又基本上避免台海戰爭的政策。此一時期美帝對華戰略可以“圍堵、不戰”來概括。然而自1954年台美“協防”至1979年美國依大陸所提“斷交、撤軍、廢約”建交條件與台灣斷絕各種官方關係前﹐蔣介石集團一直向島內廣大人民隱瞞美國約束台軍不得對大陸蠢動的內情﹐一逕宣傳“反攻大陸”的神話﹐為其統治台灣的正當性作幌子。
1970年代開始﹐世界局勢發生變化﹐中國與前蘇聯交惡﹐美國開始形構“聯中抗蘇”的大戰略。經過季辛吉密訪北京、尼克森赴京訪問、台灣被逐出聯合國﹐美國與台灣斷交﹐改與大陸建交﹐自台撤軍﹐美中定三項“聯合公報”及“台灣關係法”等一系列震盪﹐美國根本性改變了對台方針。台灣失去了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的地位﹐各國紛紛與台灣“斷交”﹐與大陸訂交﹐台灣當局失去了國際外交合法性與統治台灣的合法性。美國對台“不承認、防止大陸武力統一台灣、反對台灣獨立、海峽不戰”的方針形成﹐至近日因陳水扁在選戰中不顧美國利益而大膽挑動“台獨”議題時﹐美國國務院公開出面嚴辭斥責、否定後而益為明確。
從1950年代至1970年代初﹐台灣當局長期以“美國將支持台灣反攻大陸”的謊言維持其在台統治及國際外交合法性。1970年代初﹐此一謊言逐漸破滅﹐台灣面臨了上述雙重合法性危機造成的合法性焦慮。及至李登輝政權末期﹐不得不拋出“兩國論”﹐企圖解決台灣地位合法性危機。2000年國民黨喪失政權﹐“台獨”民進黨上台﹐台灣的島內外合法性焦慮益烈﹐於是陳水扁、李登輝聯手瘋狂推動“台獨”、“台獨公投”、“正名運動”均無所不用其極﹐終於迫使美國公開宣稱台灣非主權獨立國家﹐美國反對台獨﹐若台灣挑釁導致海峽戰爭﹐美國不會馳援。“台獨”派企圖要挾美國﹐在“台獨”進程上冒進的企圖不但遭到嚴重打擊而在這次立委選戰中敗北﹐更重要的是﹐“台獨”派迫使美國清楚公告其海峽不戰﹐反對台獨﹐否認台灣為“主權獨立國家”的政策底線。
至此﹐與過去國民黨“反攻大陸”的謊言終於破滅一樣﹐今日民進黨“台獨建國”、“正名建國”、“公投建國”的謊言遭到了粉碎。
台獨無望論
50年代中﹐由省內外開明的自由資產階級人士推動的“民主化運動”中﹐在其機關刊物《自由中國》中有人發表了文章〈反攻無望論〉﹐震動了戒嚴當時的台灣﹐蔣氏當局勃然大怒﹐抓人查辦﹐終致成為這戰後第一次反蔣氏主運動被鎮壓的理由之一﹐因為“反攻無望論”挑戰了蔣介石的統治合法性。
近一、兩個月來﹐受到陳水扁冒進“台獨”挑釁的美國﹐迭次發表“一個中國”、反對“台獨”、新“棄台論”﹐否定台灣為“主權國家”之論﹐促使台灣居民在這次“立委”選舉中唾棄了“台獨”的民進黨。歷史的發展說明“台獨無望”。任何企圖要以“台獨”解決台灣原所沒有的“主權”及“外交”合法性的言論與行動﹐都與國民黨時代的“反攻大陸”論一樣是欺騙人民的彌天大謊。而現在﹐民進黨自己終於戳破了自己的謊言﹐留下不能解決的台灣狀態合法性闕如的焦慮。
五十多年來﹐國際霸權主義不斷挑戰“中國只有一個﹐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中國主權領土的完整不容挑釁”的事實與真理。但中國人民對這個事實堅持不放鬆﹐寸步不讓。到了今天﹐布希政府仍然有可能恢復對華遏制的鷹派面孔﹐以維護它在亞洲地區的帝國主義利益﹐從而不無可能重新以台灣作為牽制中國崛起的工具。但是﹐歷史畢竟是前進的。中國正在不能阻擋地崛起。世紀之交震動全球的“9•11”事件改變了美國的世界戰略。美國不能不依重中國面對朝鮮核武和伊朗軍事強化問題。美國瀕於衰疲的經濟也需要中國廣闊的市場和龐大廉價的勞動力。這一年來﹐中國在南美、在南亞外交、貿易、文化的巨大成功﹐都在說明中國不斷穩步成長的經濟已經自然地轉化為軍事、外交、政治的強大影響力。而在這次東南亞峰會宣言中﹐在許多大陸與世界各國的外交會談中﹐莫不將“中國只有一個﹐反對台獨”列入共同文書。自從1950年中國遏制了美帝國主義在朝鮮半島覬覦中國的魔手以來﹐中國在軍事、外交、經濟、政治上有極為巨大的發展﹐今非昔比。
面對這新的形勢﹐美國不能不一時採取與中國維持穩定關係﹐從而明確一個中國﹐反對“台獨”的政策。對美國在“台獨”挑釁引起的戰爭中干涉台海存著僥倖期望﹐已越來越不現實了。而解決“台獨無望”的大局下﹐台灣國際外交合法性的唯一道路﹐只能是在一中原則下﹐經由兩岸自主談判﹐建立民族和平不戰的架構﹐在一國兩制形勢下完成祖國的和平與統一﹐捨此﹐已然沒有他途了。◎
2004年12月13日

發表迴響

Please log in using one of these methods to post your comment: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