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1月12日臺盟在香港成立。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榮辱與共,肝膽相照,互相監督,已經走過了55年的歷程。在紀念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裡,我們以崇敬的心情深切懷念臺盟的創始人謝雪紅。謝雪紅不僅是一位極為熱愛祖國的愛國者,而且是敢於反抗和衝破舊社會的種種束縛,參加革命,參加共產主義運動的共產黨人,是臺胞婦女中少有的傑出代表。
我認識謝雪紅是我父親李喬松介紹的。1944年秋冬.我父親對我說:「給你介紹一位阿姨謝雪紅,她是反對日本殖民主義統治被關過的共產黨人,對你的思想進步有好處」。於是父親帶領我到台中火車站附近較熱鬧的一條叫綠川町的街的一小間賣小百貨的「三美堂」商店,見了謝雪紅和楊克煌。謝雪紅親切熱情地接待我們父子倆,說:「李先生的公子啊,好青年。」我父親說:「今後請多多指教。」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謝雪紅比我父親小五歲,1901年生,臺灣彰化人,原名謝氏阿女,又名謝百英,有7個兄弟姐妹,因家貧賣身葬父,當過「下女」(童養媳),婚後不堪壓迫,而脫離家庭。1921年參加臺灣文化協會的活動,1924年到上海,1925年參加「五卅運動」,同年12月到莫斯科東方勞動大學學習。1928年回上海參與創建臺灣共產黨(即日本共產黨臺灣民族支部),並被選為中央候補委員,回台工作。1931年被捕,遭受酷刑,被判13年徒刑,入獄9年餘,因病重保外就醫,一直受到日特(特別高等警察)的監視,為生活與楊克煌開「三美堂」商店至日本投降才獲得了人身的自由。
日本投降後,我與這位阿姨有了接觸,瞭解了其從事愛國活動和革命活動,瞭解其為人。
#臺灣人民協會的領導人
1945年「八一五」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被日本殖民主義壓迫半個世紀的臺灣人民不會再當二等公民了。舉島上下,歡欣鼓舞,感恩戴德,搭牌樓,點燈結彩,燒香告慰祖先,沉浸在熱烈歡迎、盼望祖國親人早日派人來台接收的喜慶氛圍中。曾經參加過反日活動的共產黨人、農運工運鬥士謝雪紅、楊克煌、李喬松、謝富、林兌等人經過籌備,於1945年10月5日在台中戲院召開臺灣人民協會成立大會,選舉謝雪紅、楊克煌、李喬松、謝富、林兌等人(我記得還有林西陸、王天強、侯北海,其餘不認識)為中央委員,推選林兌為委員長,謝雪紅為婦女部長、楊克煌為教育部長、李喬松為宣傳部長、謝富為組織部長。會址設在謝雪紅、楊克煌所住的台中公園旁邊的大華酒家,會後立即開展工作。主要工作為:宣傳臺灣人民在日本殖民統治下沒有政治地位,沒有政治權利,成為一片散沙,現在光復了,臺灣人民應該很快地組織起來,團結起來,關心政治,參與政治,才能有政治地位和政治權利,才能當家作主,歡迎大家參加人民協會的組織和活動;主張應該有言論、出版、集會、遊行、罷工、結社、遷徙、宗教信仰的自由;要關心勞苦大眾的疾苦等等。我也參加了人民協會的活動,曾跟我父親一起去宣傳,幫助楊克煌為主編、不定期出版的《臺灣人民報》做油印工作。由於人民協會揭露和抨擊國民黨接收人員的腐敗行為,1946年1月被臺灣行政長官公署長官陳儀以違反所謂的「人民團體組織臨時辦法」而解散。影響和鼓勵青年參加革命
謝雪紅常對與其接觸的青年介紹她參加革命的經歷,宣傳共產黨是為廣大勞苦大眾謀解放的,是要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社會,是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的黨,並用日文學唱國際歌。受其影響,女青年賴鸞嬌與被遣送的日本人一起去找日共幹革命。聽謝雪紅說,祖國大陸亦有共產黨和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那裡還有革命大學可學習,我一直想去解放區,並得到我父親的贊同和支持。1946年秋謝雪紅介紹我去臺北找林良材,林介紹我到上海找臺灣旅滬同鄉會李偉光會長,尋求去解放區的辦法。恰好我在報紙上看到李偉光會長回臺灣探親並住臺北勵志社旅館的報道,即到勵志社旅館找了李會長。李會長親切地對我說:「你先去上海,待我回去再說。」於是我與在臺北認識的王萬得夫婦、吳思漢、大李(名字忘了),還有台中師範畢業的吳清水等六人,由辜金良帶領來到上海,住虹口區武進路臺灣旅滬同鄉會,受到了李偉光會長和謝雪堂的關照。
由於國民黨反動派發動了反人民的內戰,重點進攻延安、山東、蘇北解放區,去蘇北解放區的地下交通線被切斷,我們只得返台。回臺灣時我帶回了好多進步書刊,便同父親一起組織青年學生學習,介紹解放區的情況、共產黨的政策,繼續開展活動。領導台中地區「二二八」起義的武裝鬥爭
1947年2月27日,臺北專賣局緝私人員的暴行和請願群眾遭長官公署國民黨軍隊開槍殺傷的消息傳到台中後,憤怒的群眾在街頭巷尾議論,群龍無首,謝雪紅、楊克煌、李喬松、謝富商量後,決定3月2日在台中戲院召開市民大會,支援臺北市民的鬥爭。此消息公佈後憤怒的市民群眾如潮水般地湧到台中戲院,戲院內外水泄不通。謝雪紅向台中市民報告了臺北發生的事件經過,號召台中市民聲援臺北市民。楊克煌、李喬松、謝富抨擊國民黨暴行,還有市民主動上臺罵國民黨。會未開完,台下憤怒的群眾高呼「用不著再說了。」「走!走!走!」邊罵可惡至極的豬官,邊自動分兩路去包圍市政府和縣政府。市長黃克立聞訊而逃,縣長劉存忠被活捉關進台中監獄。市民包圍警察局,搗毀黨部,包圍市區兵營,繳了他們的槍。謝雪紅站在鬥爭的第一線指揮,並在市中心的工商會議所成立指揮部,接待指揮各地來聯繫的戰鬥組織和群眾,忙得喉嚨都啞了。臺北成立「『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後,台中亦成立「處委會」,謝雪紅參加處委會。因處委會人員複雜,謝雪紅被這些人說是共產黨、女人、不懂軍事,要讓當過日本軍官懂軍事的吳振武(台中師範體育教官)來指揮。謝雪紅被迫交了權,但她仍然控制著鐘逸人、周明指揮的「二七部隊」的指揮權。3月8日蔣介石派來的軍隊登陸後,台中謠言四起,人心惶惶,戰鬥組織紛紛解散,唯有謝雪紅指揮的「二七部隊」撤離市區到山區埔里,在那裡與國民黨軍隊作戰。後由於寡不敵眾,「二七部隊」化整為零,各自轉移。5月間,謝雪紅為了擺脫國民黨的捕殺,和楊克煌、周明一起接受黨的指示(聯絡人謝富),從臺灣南部的左營渡海到廈門轉赴上海,受到地下黨員李偉光的掩護。
我到埔里後,楊克煌叫我火速趕回台中找謝富,求助軍用資金,我乘長途車趕回台中途中,在土城處看到國民黨軍隊已開進埔里,我到台中找到謝富時,埔里戰鬥已經打響,隊伍已散。
#在香港時期
謝雪紅到上海不久,經李偉光介紹,接受黨的指示赴香港工作。謝雪紅到港後根據臺灣人民的政治訴求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號召臺灣同胞繼續高舉「二二八」旗幟,為推翻蔣介石的獨裁統治,實現民主自治而鬥爭,並根據3月8日延安電臺和3月20日《解放日報》社論《中國共產黨支持臺灣人民民主自治運動》的精神,經中共上海局的同意,與楊克煌、蘇新等籌備臺盟組織,於1947年11月12日正式成立。
謝雪紅與臺灣地下黨雖然沒有組織上的關係,但她瞭解我們在光復小學的活動據點。因此,她從香港時而寄些進步刊物到光復小學來,我們獲之如寶,瞭解了解放區和解放戰場情況。為了表達臺灣人民不畏強暴,不怕鎮壓屠殺的英雄氣概,表達臺灣人民反對蔣介石集團獨裁的決心,鼓舞臺灣人民的鬥志,1947年10月,我們在台中市舉行的省運動會散發的引起大震動的《解放戰爭形勢圖》和刊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等八大基本政策的資料,就是從謝雪紅寄來的刊物中翻印的。
謝雪紅在港活動為臺盟作出的重要貢獻,是以臺盟名義電告中共中央,積極響應1948年中共中央《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中提出的「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堅決擁護中共中央的英明決策,並於1949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使臺盟成為全國八個民主黨派之一。
1948年10月我因身份暴露,上級領導指示我撤離臺灣,經由香港來到解放區。我到香港時,謝雪紅叫楊克煌到碼頭來接我,領到筲箕灣的秘密住處,在那裡見到了謝雪紅和蘇新。後來林良材、柯秀英也來了。謝雪紅是我們存香港的負責人,到解放區等一切事宜由她聯繫安排。1949年2月乘船赴山東解放區前集中時,我認識了顏光、邱伯卿以及黃文輝。我們四人及上海地下黨二人,乘英籍「南美輪」到煙臺轉華東局城工部編入南下幹部部隊,南下到上海。
#上海解放初期
上海解放後不久,謝雪紅、楊克煌從北京到上海。為動員臺胞積極參加解放臺灣,推動臺盟組織建設,臺盟華東總支部於1949年7月31日成立,選舉李偉光為主任委員,謝雪堂、李喬松、何非光(黨外)、林政漢(黨外)為委員。當時在上海市委黨校(第一期)學習的臺灣地下党同志都參加了成立大會。
隨後,中共上海市委成立第二工作隊,謝雪紅任副書記兼統戰科科長,黨外是臺盟主席;楊克煌任台委會委員兼統戰科副科長,黨外是臺盟秘書長。
從我認識謝雪紅並與之接觸瞭解她的愛國活動和革命活動,應該肯定謝雪紅是一位熱愛祖國的愛國者,是一位共產主義運動的革命者,是一位臺胞婦女中的傑出人物。
李韶東:懷念臺盟創始人謝雪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