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組織

結束了旅行之人的日記—一九三○年的三十三天—備忘錄(連溫卿著、林書揚譯)

[說明]
本文是日據時期台灣左翼運動家連溫卿的日記。連溫卿是1920年代率領島內左翼與民族主義者分裂的關鍵人物。在他的領導之下,台灣文化協會於1927年轉變為左派組織,即所謂新文協。在他的主持之下,新文協於1928年創辦了刊物《台灣大眾時報》。不過,由於1928年秘密成立的台灣共產黨潛回台灣島內,並決意奪取文化協會的領導權,遂使連溫卿和楊逵於1929年被逐出組織。這份日記就是他被逐出新文協後前往日本「散心」的日記。
本文由林書揚於1986年譯出。發表時於《台灣風物》時署譯者名「林勞歸」。並有譯者介紹如下:「林勞歸,沈潛三十餘年後,目前從事譯述。」當時林書揚先生才從34年又7個月的國民黨牢獄中走出來。因有顧慮而並未親署自己的本名。
本文封面圖片是連溫卿在築地小劇場所觀賞過的左翼話劇《沒有太陽的街》的演員合影。──邱士杰案。
繼續閱讀

從〈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歌〉到〈五一歌〉


今天(2016.10.17)是台灣文化協會成立九十五周年紀念日。據說今天在台北舉行的紀念會演唱了所謂的文協會歌。但實際上這是〈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歌〉。很早以前就有人注意到這首歌的曲調並非原創,但很少人知道這首歌的原曲〈小楠公〉既衍生出了作為日本軍歌的〈步兵的本領〉,衍生出了〈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歌〉,也衍生出了日本工人運動自1920年代以來每逢五一節必唱的〈五一歌〉。

當年的台灣人唱著這首歌去日本東京請願,卻旋即在1923年底針對請願者而來的治警事件中證明了請願運動之虛妄。於是台灣的社會運動便開始左轉,這首歌也便從〈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歌〉唱回了〈五一歌〉。
林書揚先生生前的最後一段文字(2009)也是在這首歌——〈五一歌〉——的歌聲中結束的:

『當年台灣海外留學生有兩大走向圖。一為留日,另一為留中國。前者屬法理上的殖民本國,後者是被割離不久的精神母國。心知故鄉的殖民地抗暴運動,在父兄等缺少日式現代教育的年齡層者的推動下,已遇上難以跨越的瓶頸的台灣留學生們本身,除了民族主義派與階級鬥爭派的第一層分歧外,也少不得安那其與布爾塞維克的立場之分。但在實際運動上,大致尚能維持那一時代環境下的聯合抗日,雖說不算有多堅固,說得上也是先行期中的必然現象。如初期的一些思想團體──如連溫卿領導下的黑色青年同盟甚至中期後周合源等人為主的孤魂聯盟,其初期成員中往往包含有一些紅色青年。其實,兩者間在哲學上的爭論雖然極其尖銳,甚至「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的極反現象」「極端的權力主義者」等的相互定位論都出現。記得恩格斯帶一點規勸的話:「讓國家像一朵花過它的盛開期而自然掉落吧。」

『邱君著述中有一段連溫卿於一九二四年訪日本東京參觀五一勞動節的示威行列文字。連溫卿受到極大的感動和衝擊,對勞動者行列通過上野公園山麓時的情景,用簡單動人的筆調描繪過。文字是用當年盛行的台灣白話文。他描述隊伍的最前頭是黑色旗子的隊伍,接著是紅色旗隊。他的評語只是淡淡地:「黑色旗是主張自由聯合的,紅色旗是主張統一合併的。」說得上是語短意長,也反映了當年連氏所處運動環境的一定氛圍。另外,他還簡潔地但感動地提到歌聲、口號聲、萬歲聲,就是不曾介紹到當日MayDay歌的歌詞。讓人有一點缺落感。當然,有一種可能性,可能剛好連氏站著的那一段沒有唱歌,第二種可能是當天沒有唱歌(但明明說「雄大的歌聲」),為甚麼連氏於一九二四年東京MayDay的參觀日記中獨漏歌詞的介紹﹖

『顯然,當天的示威行列是黑紅兩派工會的連合活動。隊伍的行進序列是安那其在前,布爾塞維克在後。而歌是唱紅色的﹖而連氏是否以一絲苦笑處理了他在日記中的目擊文﹖

『筆者稍帶莞爾笑意翻了一些文獻。據記載,日本的五一示威第一次是大正十一年(一九二二年)。連氏遇到的,如果二三年沒有中斷,應是第三次。歌已經有了。是東京勞動組合會議認定的。全部五首。曲調套以「步兵歌」調。我親自聽到已故周合源老先生唱過。之所以沒有忌諱軍歌調,大概是因為當時日本左派沒有像中國聶耳氏那樣的人材,再說日本全國皆兵,兵源多來自農村青年、城市勞動者,工會會員應人皆熟知歌調,不必另行練唱,隨時開口唱新詞毫無困難。「反正每次的示威,都有反軍、反戰的口號嘛。」周老笑著說。

『我翻看昭和九年版森戶辰男監修的社會科學辭典。東京勞動組合會議的MayDay歌全五首都有了。我不知道這就是連溫卿於一九二四年聽到(或沒有聽到)的歌,反正這就是當年身穿滿身油漬的工作衣勞動者們拉開嗓門唱出的「文句」,是他們的思想動員的努力的成果之一,試著中譯下來。也許,對邱君勞作的小小一點補白!

『一、聽到嗎,
萬國的勞動者。
搖撼天地的,
MayDay聲!
示威者齊一的,
步伐聲浪。
預告未來的,
吶喊聲浪!

『二、放棄你負的
工作部署。
覺醒自己的
生命價值!
二十四小時的
全休日,
為直衝社會的虛偽與壓迫!

『三、長期受盡
剝削苦難,
無產的人民
蹶起蹶起!
今日二十四小時
階級戰已經來臨了!

『四、起來吧勞動者,
發奮起來吧!
把被搶走的
生產大業,
以正義的手臂
奮還吧!
彼等苦守
能算甚麼!

『五、我們步武的
最前衛
迎風高舉著
自由旗!
保衛它MayDay勞動者!
保衛它MayDay勞動者!』

懷念慶黎(汪立峽)

蘇慶黎70年代我還在軍中時,以筆名或本名為《夏潮》寫稿,結識了蘇慶黎。當時她是《夏潮》的總編輯,身邊還有些年輕朋友作她的助手,像吳福成、福蜀濤等人。從那以後,我被她視為戰友。慶黎略為大我一些,從來叫我小汪,一向對我器重,也很照顧,是我一生中難得碰到的知己之一。
高雄事件前,夏潮的同志另外搞了一個刊物《春風》,我也應慶黎和王拓之邀加入編輯行列,並兼記者。記得那時,唐文標、張富忠、陳忠信等人,常到《春風》來串門子,意氣風發,高談闊論,不知大難將至。
繼續閱讀

向民族與階級雙重解放的道路前進:勞動黨第二屆全代會宣言

勞動黨建黨至今,已經屆滿兩年。在這兩年之中,不論是在台灣內部,或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發生了具有深刻意義的鉅大變化。
在台灣內部,四十年來經濟、政治的發展,已由量的累積逐漸向質的突變移行、接近,界臨質變點的緊張狀態,表現為社會的各種亂象。勞動黨認為台灣社會的混亂,有以下三個根源:  繼續閱讀

劉進慶先生學經歷及著作目錄

1931年   作為劉仁德‧六味的第六子,出生於台灣‧舊台南州斗六街(現在的雲林縣斗六市)學歷
1944年   斗六國民(公)學校畢業
1948年   嘉義中學畢業
1951年   嘉義高等學校畢業
1956年   台灣大學法學院經濟學系畢業、經濟學學士
1962年   神戶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研究生
1965年   東京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碩士課程修完、經濟學碩士
1972年   東京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完、經濟學博士
經歷
1956年   服義務兵役、第5期預備軍官(1年半)
1957年   彰化商業銀行任職(4年)
1975年   就任東京經濟大學副教授
1978年   升任東京經濟大學教授
1979年   任東京經濟大學考試委員會委員長(4年)
1985年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客座教授
1988年   東京經濟大學經濟系主任、大學法人理事、大學院經濟研
究科委員長、國際交流委員長、電算室長(以上各2年)
1991年   美國史丹福大學 研究所客座研究員(1年)
1992年   美國哈弗大學 銀行中心客座研究員(1年)
1993年   亞洲經濟研究所開發學校客座教授 (6年)
1994年   東京經濟大學校內各制度整合委員長 (7年)
1995年   東京經濟大學法人評議委員(7年)
1996年   東京經濟大學學費問題檢討委員會委員長(3年)
1998年   東京經濟大學圖書館館長(2年)
1999年   東京經濟大學創立100週年紀念展覽活動執行委員長(2年)
2000年   東京經濟大學設置本科國際經濟學系籌委會委員長(2年)
2001年   東京經濟大學退休、被授予東京經濟大學榮譽教授
主要社會活動
兩岸關係研究中心(日本)代表
台灣學術研究會(東京)理事長
亞洲留學生文化協會評議委員
日本華人教授會議監委
主要著作
『戰後台灣經濟分析』, 東京大學出版會出版, 401pp, 1975年2月
#中文翻譯版A,『戰後台灣經濟分析』, 雷慧英譯, 廈門大學出版社(中國)出版, 476pp, 1990年5月
#中文翻譯版B, 『戰後台灣經濟分析』,林書揚監譯‧王宏仁‧林繼文‧李明俊譯, 人間出版社(台灣)出版, 376pp, 1992年6月。*獲『中國時報』(台灣),1992年度十大優秀圖書獎
『台灣百科』(若林正丈‧松永正義共同編著), 大修館書店出版, 262pp, 第4章 經濟與產業, 1990年7月
『台灣の經濟──典型NISEの光と影』(隅谷三喜男‧涂照彥合著),東京大學出版會出版, 358pp, 1992年2月
#中文翻譯版, 『台灣之經濟──典型NISE之成就與問題』, 朱天順監譯‧雷慧英‧吳偉健‧耿景華譯, 人間出版社出版,pp377, 1993年7月
『激動のなかの台湾――その変容と転成』(若林正丈‧大橋英夫合編),田畑書店出版, 439pp, 1992年9月
『全球華僑華人推動中國平和統一大会‧新世紀東京大会論文集』 (中文)(編著),日本僑報社, 400pp,「中國和平統一的物質基礎──兩岸經貿一體化動態」,pp330—335,2001年7月
『日韓台の対ASEAN企業進出と金融』(斉藤寿彥共同編著),日本經濟評論社出版, pp326, 「理論的視角」 pp5—17, 「総括と展望」pp309—319, 2002年6月
『台灣の産業政策』(朝元照雄共同編著), 頸草書房出版, 248pp,
第1章「台灣の産業組織と産業政策」 pp3-41, 2003年1月

 

鶴望台灣完全光復半個世紀的心路歷程(劉進慶)

我所敬愛的在座各位同胞,大家好。
今天,我要報告的題目是:《鶴望台灣完全半世紀的心路歷程》
台灣光復雖然過了半個世紀多,但還沒有真正光復。今天我要講的有兩點:第一點,是什麼是 「真光復」、「完全光復」;第二點是關於我個人對於這個主題的心路歷程。 繼續閱讀

一國兩制與高度自治提法的探討(劉進慶)

東京經濟大學名譽教授 劉進慶
2002年5月23日 香港

1. 祖國統一大業以收攬台灣民心為首要 ─ 序

當今,台灣分離主義勢力猖獗,挾美日洋天子自重,有恃無恐,已到不能容認,不可座視不管的程度。為要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就要徹底推動反獨促統,著力點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提高祖國的總合國力、二是以此抵制美日外國勢力介入、三是收攬台灣民心。本文主要針對收攬台灣民心這方面來探討上開問題。 繼續閱讀

新世紀海峽兩岸經貿一體化的加速和“一國兩制”的切實性——第十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發言(劉進慶)

一、代序——兩岸經貿一體化為中國和平統一的物質基礎
兩岸政治與經濟的動態一向相左,背道而馳。政治關係對峙相斥,越走越遠,經濟交流卻互補相引,越靠越近。本文暫置政治問題不談,專從當前兩岸經貿一體化動態來探討它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關係。這十餘年來,兩岸經貿交流順步發展,年年擴大,日益加深。即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物質基礎,業已置兩岸政治軍事的緊張局面于一邊,而領先一步鞏固起來。並且眼前兩岸加入WTO在望之下,兩岸經貿關係即將加快一體化的步伐,是乃有目共睹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