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健民,台灣戰後政治經濟史與台灣左翼文藝史著名研究者,台灣社會科學研究會共同發起人之一。曾任台灣社會科學研究會會長。現為台灣社會科學出版社總編輯、《方向》叢刊總編輯、中日牙醫診所醫師。
能為劉進慶先生的新文集寫序,深感榮幸,也有無限感慨。
在開始動筆之前,往事就一幕幕翻騰於腦際,或明或暗,即近又遠颺。雖然已過去,但似乎都還活躍在同一頁歷史中。
與劉進慶先生的交往總是交織著一些朋友的身影。記得,剛認識啟洋兄不久就一起為劉進慶辦追思會了,那是2005年的事;而認識啟洋兄進而相交的契機,是為了替陳純真先生找尋他在60年代日本經歷的事跡,不幸,這位純真的愛國統派朋友也於翌年過世了。去年,啟洋兄滿臉興奮地抱來一疊約有四十公分厚的資料,說這是從劉進慶家書房複印來的,並開始滿懷熱情地推動出版劉進慶文集。從這些資料中,才真正實感到進慶兄與啟洋兄以及許多志士們,早從70年代開始就在保守派和台獨本營的日本從事艱苦的愛國統一運動,而這段重要歷史一直少人所知。這些資料大部分是劉進慶先生一生「抵抗與學問」的未集刊文稿,也有許多運動刊物和史料,第一次揭開了在日本的愛國統一運動歷史的一面。這是一頁還未翻過去的歷史,而進慶兄、純真兄和啟洋兄以及其他未名的朋友,都以各自不同的生命和智慧寫下了歷史的一部分。我們不也還活在這頁歷史中嗎?
我與劉進慶先生相識十數年,一起參加過研討會,一同參加田野調查,每次他從日本回來總是以最新研究成果的論文相贈,一起討論時局和運動形勢。記得,幾次在台灣的研討會席上,他溫文中充滿學理的尖銳批判,令人印象深刻。我深知他溫厚的人品和嚴謹的學問,但對於他充滿激情和抵抗的生命實踐卻僅止於初淺的認識,而這本文集正收錄了他在這方面的「抵抗與學問」,比較全面顯現了他高大的形象。
在日本東京經濟大學的退休演講的結尾中,他曾說到:「我個人學問的創造性在三十歲是顛峰,之後只可以算是『附錄』」。他所說的顛峰之作,也就是現在台灣社會科學界的經典名作《台灣戰後經濟分析》。這本東京大學的博士論文完成於1971年,1975年由東京大學出版會出版;但中譯本一直要遲到二十年後的1992年,才由陳映真的《人間台灣社會經濟叢刊》公刊。該書二十年間被國民黨政府列為禁書,只有在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之間廣為流傳閱讀;因為它與西方經濟學的方法論不同,而以日本馬克思主義學派的觀點分析了台灣1945年到1965年之間的生產關係和階級關係,並解開了當時國民黨政府經濟榨取的機制。這本書,當然是劉進慶先生個人重要的「抵抗與學問」之作;另一方面,這本書在台灣從遭禁絕和秘密流傳到得於出版的二十年曲折過程,也側面反映了台灣反共戒嚴體制的歷史。
1993年4月,我與陳映真先生和其他朋友共同成立了「台灣社會科學研究會」,宗旨是:「以進步的社會科學,研究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歷史和文化之性質與發展」。研究會研讀的第一本書便是劉先生的這部顛峰之作。1994年研究會為他辦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演講會, 自此與他相識相交,一直到他在2005年去世。
不知是偶然還是必然,又經過了另外一個二十年後的2013年,因緣際會,我與一些博士生和老師組織了一個「月會」,所研讀的第一本書還是劉進慶先生的這本大作。該書以龐大的實證材料和嚴謹的理論分析架構,揭開了光復後台灣資本主義如何在獨裁政府之手,通過對農工大眾的榨取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的秘密;同時,在複雜的經濟數據和概念的底層脈脈關懷著底層的農工大眾的處境,燃燒著對獨裁國民黨政權的嚴厲批判。
可惜,現在為止,我們只能讀到他這本三十歲的顛峰之作,只能認識到他作為一個社會經濟學家的面影,至於他謙虛稱為「附錄」的部分,亦即「抵抗」的人生和論著,卻一直鮮為人知,從他過世後一直深藏在他的書齋中,幸好他在日本的老戰友林啟洋先生,促成了這批史料和論著的出版。從中我們才認識到,他一生追求學問同時也對荒謬時代進行嚴厲的批評和抵抗,他的學問和抵抗是一體的;從早年參與領導反蔣民主運動一直到反獨促統運動,留下了重要的歷史足跡和龐大的論著。
啟洋兄在70年代初期認識劉先生,並受其思想影響,長期與劉進慶先生一同在日本從事愛國統一運動,去年他回到日本拜訪了劉先生夫人,經夫人的同意,進入書房複印了一大批劉先生生前整理好的文稿,帶回台灣準備整理出版。啟洋兄為了替戰友留下「抵抗與學問」的精神資產,滿懷理想多方奔走,籌劃出版事宜。不料,在本書出版前夕,他舊疾復發,溘然辭世。
這本書得以問世,啟洋兄居功厥偉。如果沒有林啟洋這位劉進慶的長期戰友,抱病奔走,這本文集可能永埋書齋很難問世,日本的愛國統一運動也很難與大家見面。啟洋兄似乎在冥冥之中,以完成戰友的文集作為自己生命最後的工作,為日本統運歷史留下雄辯的證言。可惜他無法親眼看到本書的正式出版,實令人痛憾。在此謹向林啟洋先生致上敬意和冥福。
本文集,收入了劉進慶先生一生從事的運動的重要史料和學術論著。時間跨度從早年留學東大一直到退休辭世(1967年到2005年);運動內容包括,早期的反蔣民主運動、中國統一促進會,一直到最後成立的「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論著的討論涵蓋範圍很廣,有台灣經濟性質分析、台灣史研究,全球化問題、美日帝國主義與兩岸關係、兩岸和平統一與一國兩制問題等等。這些論著都立足於嚴謹的「學問」基礎上,散發著濃厚的理想主義熱情。本書記錄了劉進慶先生熱情的生命軌跡和學問成果,同時,也雄辯地呈現了在日本的反蔣民主運動和中國統一運動的歷史。
這是一頁還未翻過去的歷史,我們跟著他們的腳步繼續寫下去吧!
2014年9月8日 完稿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